Post

Understanding the Basics of Fine-tuning

Understanding the Basics of Fine-tuning

1. 微调技术概览

微调(Fine‑Tuning)的目标是让通用或预训练模型在特定任务或业务场景中表现更优。常见的微调模型包括:

  • Embedding 模型:用于生成任务相关的语义向量表示,支撑检索、排序等下游任务。
  • Reward 模型(奖励模型):用于强化学习阶段,为生成模型提供自动化反馈信号。

无论采用哪类模型,高质量数据是微调成败的核心

image-20250903190636723

image-20250903191042711

微调流程简要步骤:

  1. 模型选择
    • 根据任务和资源,选择开源模型或公司私有模型。
    • 优先选择垂类专家模型并进行初步验证,如 SFT、LoRA、QLoRA 或冻结微调。
  2. 强化训练
    • 在 SFT 基础上,使用强化学习进行增强训练。
    • 构建并训练奖励模型,对输出进行打分反馈,强化正向输出。
  3. 性能评估与模型压缩
    • 使用标准指标或任务定制指标评估效果。
    • 若部署资源有限,可采用 8-bit 或 4-bit 量化技术压缩模型。
  4. 部署上线
    • 根据场景选择单机多卡、多机多卡或轻量化模型部署方案。

2. 微调各阶段关注点

2.1 模型选型

  • GPU 资源有限:可优先选择 LoRA 或更轻量的 QLoRA(4-bit)
  • 模型较大或数据量大:考虑横向扩展或分布式训练(DeepSpeed、FSDP 等)。
  • 选型依据应结合团队能力、数据情况与业务收益预期。

2.2 训练机制与监控

  • 关键训练参数
    • LoRA 的秩(rank)、冻结层数等需调优。
  • 早停机制(Early Stopping)
    • 防止过拟合,节省训练资源。
  • Checkpoint 管理
    • 建议每轮保存 best_model 及 final_model,便于恢复与评估。
  • 全链路监控与回调设计
    • 包括 loss 曲线、指标走势、GPU 使用率等。

2.3 鲁棒性验证与测试

  • 定量评估
    • 如困惑度(Perplexity)、BLEU、ROUGE、EM、F1 等。
  • 定性评估
    • 若无专家,可通过示例输出分析或用户测试进行初评。
  • 测试策略
    • 场景覆盖测试、压测、分布式推理测试等。

image-20250903191653251


3. 数据构建与质量控制

高质量训练数据是微调成功的决定性因素。

3.1 数据生成流程

  1. 程序化生成
    • 内容切片 → 构造问答对 → 自动与人工筛选 → 标注校验。
  2. 版本管理与数据复用
    • 建立数据迭代流程,支持更新与回滚。

3.2 数据格式选择

  • SFT(单轮问答):适合基础任务。
  • CoT(Chain of Thought):适合复杂推理类任务。
  • 多轮多级对话:适合智能助手或任务规划场景。

3.3 数据质量流程

  • 明确业务需求 → 识别数据类型 → 统一格式与层级。
  • 质控流程包括:数据筛选、错误修复、融合与拆分。
  • 采用 随机种子 + 数据种子 控制实验复现性。

3.4 偏好数据构建

  • 定义用户偏好任务 → 构建正负样本 → 层级标注。
  • 有效区分好与坏样本,有助于提升模型细粒度能力。

3.5 针对量化训练的数据设计

  • 构造“激活难点”样本以覆盖量化边界场景。
  • 确保模型在压缩后仍具鲁棒性与泛化能力。

image-20250903192832363


4. 企业分布式部署重点

4.1 分布式训练方案

  • DeepSpeed ZeRO 系列:
    • ZeRO‑2 切分优化器状态;
    • ZeRO‑3 切分参数、优化器与梯度,适用于超大模型。
  • 切分方式
    • 横向切分:每台机器分一部分层;
    • 纵向复制:每台机器运行完整模型副本。

4.2 推理部署实践

  • 工具推荐:
    • VLLM + Ray:适用于在线推理;
    • DeepSpeed Inference:适用于加速推理,但需谨慎评估稳定性。
  • 架构整合:
    • 多服务组件融合,统一管理与版本切换。

image-20250903193953921


5. 核心策略汇总

5.1 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

  • LoRA vs 全参数微调
    • LoRA 适合资源有限、小模型场景。
  • QLoRA
    • 更节省显存,适合大模型低预算训练。
  • 训练效率优化
    • 使用混合精度、累积梯度、梯度裁剪等手段提升 GPU 利用率。
  • ROI 评估
    • 衡量训练成本与上线后收益的比例,避免资源浪费。

5.2 数据安全与合规

  • 本地化部署:适合数据敏感场景。
  • 数据脱敏与加密:防止泄露,符合法规。
  • 联邦学习:分布式训练避免集中数据。
  • 输出合规:引入审查模块,过滤不合规内容。

5.3 模型部署与运维

  • 模型压缩:蒸馏、小模型训练等,适应端侧部署。
  • 版本管理与回滚:便于快速切换与测试。
  • 自动扩缩容:基于推理负载动态调整资源。
  • 性能监控与告警:构建闭环监控体系,提升稳定性。

5.4 效果评估与迭代

  • A/B 测试:线上对比,验证改进是否显著。
  • 持续学习:结合用户数据更新模型(注意漂移风险)。
  • 用户反馈机制:反馈闭环驱动模型持续优化。
  • 业务指标提升量化:转化率、准确率、满意度等。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

© cryanskl. Some rights reserved.

本页浏览 2476 次 | 总访问量 13481

Using the Chirpy theme for Jekyll.